新闻中心 分类>>

别被感官“欺骗”了!耳听不一定为真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2024-02-27 22:43:0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别被感官“欺骗”了!耳听不一定为真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主持风格多样,节目类型涵盖新闻、音乐、综艺,荣获2022年度江苏广播优秀主持人,主持的《即时资讯》多次荣获江苏广播“十大优秀节目”。

  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冷知识,令人惊叹的有趣实验,带我们开启一段好玩的感官体验之旅:气味会影响人们对房屋的评价;墙壁及灯光的颜色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和警醒水平……

  交叉模态研究实验室负责人,英国心理学会认知科技奖和实验心理学学会奖得主,多感官感知和体验设计的世界级专家,拥有二十多年的感官研究经历。

  你知道为什么购物网站上97%的手表指针都指向10:10吗?这是因为10:10的指针方向看起来像一个“微笑”的笑脸,而人天生喜欢笑脸,所以能够增加人们对手表的好感。

  你知道为什么奢饰品店里的温度都比较低吗?这是因为当温度较低时,人们倾向于认为物品的价值更高。

  你知道为什么餐馆在午餐、晚餐时播放节奏快的音乐,而在其他时间播放慢音乐吗?这是因为午餐、晚餐时顾客人数较多,播放节奏快的音乐可以提高顾客的进食速度,从而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而在播放慢节奏的音乐时,人们会吃得更多、喝得更多,进而消费得更多。

  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小知识来自一本趣味科普读物《这感觉真棒》,作者是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多感官感知和体验设计的知名专家查尔斯·斯彭斯。在这本书中,他阐述了“感官调控”的概念,即利用感官和感官刺激来改善我们的社交、情感或者认知幸福感。

  人类有五大感官,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这五大感官在大脑的指挥下通力协作,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并且作出反应。只有认识每一种感官的独特功能,知晓感官和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引导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可能途径,我们才能有效改善自身的感官体验。

  科学研究表明,感官之间的连通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感官连通意味着,通过改变眼睛所见之物的模样就能改变耳朵所听的内容;或者通过操控某样东西发出的声音,就能影响人的感受;又或者通过添加合适的气味,就能左右人们对所见之物的印象。

  作者以家庭、通勤路上、公司、商场、健身房为背景,解读环境中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温度等如何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认知,为我们打开了感官调控神奇世界的大门。

  下面我们将从感官和居所、感官和工作、感官和睡眠、感官和通行四个角度,介绍感官如何影响我们的认识和行为。

  去朋友家串门,有时会闻到不同朋友家里不同的味道。比如养猫狗等宠物的朋友渐渐习惯了小猫小狗的味道,而偶尔来访的亲戚朋友会觉得猫狗的气味非常明显。

  作者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我们出门旅游再回家时,会闻到一股略显奇怪的味道,而长期居住在家,就慢慢熟悉了这种味道甚至感觉不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气味不存在了,只是我们忽略了这种气味。作者将“家”独特的味道称为建筑异味。

  持续暴露于建筑异味下,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呢?环境气味不仅能使我们感到警觉或放松,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身心健康。有证据表明,如果建筑物空气中含有气载霉菌以及其他难以嗅到的异味物质,很可能导致“病态建筑综合症”。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病态建筑综合症”定义为“在有室内气候问题的建筑物内,产生全身性、黏膜性和皮肤问题的症候群”,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无力、头痛、眼鼻咽刺激症等。

  法国一位诗人说过,气味是“一间公寓的灵魂”。所以,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在代理二手房时,会向房主建议:趁潜在买家看房之前澳门人·威尼斯,在房屋内煮咖啡、烤面包或者蛋糕,也可以摆上新鲜的花朵。

  人们对房屋的评价受气味好坏的影响。气味难闻的住所会激发人们的逃离,而如果房间里有轻微的香味,即使人们没有意识到该香味的存在,仍会认为该房间较为明亮、干净、清新。此外,房间里宜人的气味还会让人觉得房间比较宽敞。人们普遍偏好宽敞的房间,而不喜欢封闭的房间,这和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的“栖息地偏好”和“瞭望-守护”等理论的观点相契合。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我们偏好那些能够让自身感觉相对安全的环境特征。几千年来,我们通过盆栽的方式将大自然中的植物移植到家里,原因或许在于大型盆栽可以成为一种潜在的隐匿场所。

  不过从本质上说,环境气味对人的影响更多关乎心理学方面,而非药物方面。比如,向日葵香精的味道使许多人感到平静,这可能是由于心理联想的作用。因为这种南美洲花朵的气味是强生婴儿粉的主要气味之一,也许能够引发人们关于幼年时期的温馨记忆和联想。

  墙壁及灯光的颜色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和警醒水平。警醒度过高会导致坐立不安、兴奋、敏感,警醒度过低则导致无精打采、精神涣散、难以集中注意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墙壁颜色呢?

  不同的颜色适用于不同的功能区域。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把拍摄地的餐厅涂成红色,让演员在拍摄紧张的剧情时提前进入状态。而197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涂有“贝克米勒粉”又被称为“拘留室粉红”的房间里呆一刻钟,会使人变得平静,食欲降低。此外,在白色墙壁的房间进行校对工作,比在红色或蓝色墙壁的房间校对犯的错误多。

  如今,讲解时间管理以及提高效率的书籍比比皆是,很多书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方。本书则从感官和环境的角度,揭秘如何通过感官调控让工作压力更小、效率更高。不管你是打工人还是老板,本书都提供了改善工作环境的建议和案例。

  根据统计,目前美国工人每周平均工时34小时,墨西哥工人每周平均工时最多可达43小时,德国工人最少,每周平均工时仅有26.5小时。不过,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工人的压力水平和怠工程度创下新高。工作压力是导致当今社会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抑郁症、肌肉骨骼疾病和背痛。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和全球范围内大部分人在室内工作有关,人们在室内的工作时间远多于在其他场所的工作时间。而人类进化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把每天90%的时间都花在室内,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即大多数人的工作场所,会引发一系列和感觉统合失调相关的健康问题。例如,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冬季的白天很短,对于白天被工作占用、很少去户外的人来说,长期接触不到自然光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抑郁的情绪之中。幸运的是,只要多接触模拟自然光的人造亮光,或者移居阳光灿烂、气候温暖的地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确保接触足够的光线,是提高工作表现和身心健康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感官调控手段之一。

  现在的员工还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那就是从专用的隔间办公室转为越来越普遍的开放式办公室。公司决策者一般认为,开放式办公布局可以减少成本,促进同事互动。但是相关证据表明,事实恰恰相反,开放式办公会使人压力水平升高,工作满意度降低。如果你也身处开放式办公室,作者建议:一定要尽量选择一张离窗户近一点的办公桌,条件允许的话,还要选择那种能将你和同事分开的高隔间办公桌,以减少你周边的任何视觉干扰。在开放式办公室工作还会遇到噪音干扰,尤其是其他人说话产生的噪音。不过,绝对的寂静同样不利于工作,因为它容易让人感觉压抑。使用降噪耳机是有效的降噪方式,更直接一点的方式是,告知你同事别打扰你,让说话太大声的人小点声!

  除此之外,作者还讨论了办公室温度。关于空调温度设置多少度更合适这一问题,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尽管办公室的温度过高会导致人的疲劳感加剧,但是许多女性却并不在意。因为她们面临的问题恰恰相反,即办公室的空调温度通常过低,导致她们需要裹得严严实实才能感觉到温暖。一项研究调查了男性和女性偏好的工作温度,样本包含欧洲、北美和日本人。女性偏好的温度要比男性高出3.7摄氏度,在25.2度左右。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男性的产热肌肉群普遍多于女性,因而新陈代谢速度较快。在作者看来,短时间内,办公室的空调温度之争不会停息。

  除了上班,我们关心的还有睡眠。平均来说,人类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或尝试入眠。许多人听说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等风云人物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却仍旧精神焕发,但是这两位在晚年时都得了痴呆症。这并非偶然或巧合,科学表明,人类每晚需要保证七到八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才能防止诸多疾病的发生,这其中就包括痴呆症、肥胖症、癌症和心脏病。

  当你入睡困难的时候,有没有尝试过数羊?作者认为这样做纯粹是浪费时间。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做过实验,她要求一组失眠症患者在入睡时数羊,结果发现患者的入睡时间平均延后10分钟。既然不能数羊,那么在失眠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一项研究表明,想象宁静放松的场景,比如瀑布或者度假,可以帮助我们比脑海中没有这些画面的约快20分钟入眠。专家对此的解释是,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会让失眠症患者产生足够的认知需求,防止他们沉浸于负面或者容易引发忧虑的想法。

  现代人难以入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夜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增加澳门人·威尼斯。根据2015年的一项研究,睡前数小时阅读电子书的人,比阅读纸质书的人入睡更慢,夜间睡意更差。因为电子设备发射的蓝光会误导大脑,使大脑以为到了觉(jiao)醒时间。作者建议,睡觉之前避免盯着明亮的电子屏幕看长达2~3小时,即实行“电子宵禁”。如果你每天晚上必须使用多种电子设备,可以佩戴专门的眼镜,也可以下载一款能够过滤蓝光的程序。有些移动设备能够设置夜间模式,在太阳下山的时候自动将显示屏调为较为温和的色彩。

  在睡眠方面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首夜效应”,首先的首,夜晚的夜,指的是换了新环境后第一晚入睡困难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因为旅游或者出差需要住酒店,第一晚往往辗转反侧,即使酒店很高级,床也很舒服。根据睡眠科学家的说法,当我们尝试在陌生的环境中睡觉时,大脑的一侧会像守夜人一样保持警惕状态。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跟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很像澳门人·威尼斯,例如海豚和鸭子,它们有时也只用一侧大脑睡觉,而另一侧大脑则保持清醒。

  作者从感官调控方面给了我们建议,就是在陌生环境中尝试再现自己家里的感官暗示。例如,出行时随身携带一些你在家里使用的空气清新剂或者床上用品香氛,这或许有助于调控你的感官,说服“守夜人”放松警惕,“守夜人”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大脑清醒的一侧。对于经常到固定地点出差的人来说,还有一个方法是每次都住同一家酒店,最好能住同一个房间。如果这些都没用,也别担心,正如“首夜效应”这个名字所表达的那样,它的确只会持续一夜。过了第一夜,你就能像往常一样睡觉啦!

  最后,我们来谈谈感官和通行。对很多人来说,买车是仅次于买房的最大支出。因此,汽车制造商们把感官体验当成一门艺术去设计也就不足为奇了。汽车的外观、声音、气味乃至触感全都经过精心设计,只为给顾客留下好印象。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些汽车的引擎声也是精心设计的。高档车车主希望自己座驾的引擎声要和竞争品牌的汽车引擎声完全不同,所以奔驰的引擎声必须不同于宝马或保时捷的引擎声。但是随着汽车工程学的发展,汽车内外的声音可以被隔绝开来,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车内的人听不到车外的声音,而这不是驾驶者想要的结果,也不是他们花一大笔钱想达到的目的。他们要听到引擎独特的声音,每一下轰隆声都让他们确信自己的钱花得值。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工程师在把车外噪音成功屏蔽之后,还要花费几乎同等的时间把引擎声放回来。因此,你听到的引擎声很可能是人工合成的,也有人将其比作“假唱”。除了引擎声,精心设计的还有车门关闭声、仪表盘敲击声等,结实的车门在关闭时发出的“嘭”的一声、仪表盘在被敲击时发出的恰如其分的声音都是推动汽车销售的重要因素。

  在驾驶汽车时,有哪些感官因素会影响驾驶行为呢?有一项研究,让学生一边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一边玩电动驾驶游戏。研究结果表明:听快节奏科技舞曲的人比听安静音乐的人车速更快,也违反更多法律。就调控驾驶者的听觉感官以促进安全驾驶而言,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曾经表示,他们考虑给某些车型配置自动播放舒缓音乐的功能,以减少“路怒症”。

  另一项使驾驶者分心的行为是打电话。在开车时打电话使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4倍,几乎相当于许多国家酒驾的风险概率。作者指出,手持电话这一动作并不是主要问题,无论电话是否手持,风险几乎相等。根本问题在于,注意力无法在眼睛和耳朵之间进行有效的分配。我们的大脑只关注从同一个位置发出的所有感官刺激信息,并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整合起来,从而更迅速地作出反应。遗憾的是,汽车工程师在设计交互界面和警示标识时,很少考虑这些认知限制因素对人类注意力资源的影响。

  当感官调控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最新研究成果已经陆续投入实际应用,比如借助感官调控提高工作效率、让人不借助就能改善睡眠、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等等。希望通过这次分享,你会更加了解感官和感知的相互关系,在感官调控润物无声的影响下,实现更多的目标。

搜索